去年帮室友重装系统成功后,我摸着还发烫的笔记本键盘,对着屏幕里崭新的Windows界面,突然觉得自己在电脑领域的地位升华了——从「开机都要问WiFi密码」的纯小白,摇身一变成为「能拯救电子设备于水火」的技术流。

那是我第一次产生「我好像不是电脑盲」的错觉。起因是室友的电脑卡在「正在准备自动修复」界面三小时,他急得直搓手,我却在百度里翻到「强制关机三次进入高级模式」的教程,像模像样地操作起来。当蓝色的恢复选项终于跳出来时,他用看大神的眼神说「你居然会这个」,我瞬间膨胀:「害,小问题,我之前研究过。」

接下来的半个月,我成了寝室的「电脑顾问」。帮A同学关掉了总跳广告的浏览器插件(其实是误打误撞卸载了恶意扩展),教B同学把桌面图标从「大得像海报」调成「正常尺寸」(本质是改了显示比例),甚至在群聊里指导表弟「按Win+R输入msconfig」禁用启动项(虽然我至今没搞懂msconfig全称是啥)。每解决一个问题,我都在心里给「非电脑盲」的人设添砖加瓦,觉得自己离「精通」只差一本《计算机组成原理》的距离。

直到上周我的笔记本突然黑屏。

当时我正用PS修图,屏幕「滋啦」一声闪了两下,直接暗成黑屏。我想起之前帮别人的经验,先按电源键重启——没用;再强制关机三次进高级模式——结果卡在「正在诊断你的电脑」动不了;翻出收藏夹里的教程,发现「可能是显卡驱动问题」「可能是硬盘故障」「可能是主板短路」的说法各执一词,我对着屏幕上的英文报错代码(其实是系统提示「无信号输入」),突然意识到:我根本分不清「驱动」和「固件」的区别,也不知道「安全模式」和「带网络的安全模式」有啥不同,甚至连「F8」和「F12」在开机时该按哪个都记混了。

最后还是抱着电脑去了维修店,师傅拆开后盖看了眼,说「内存松了,重新插一下就行」。我站在旁边看着他用螺丝刀轻轻一推,屏幕立刻亮了起来,突然想起自己前两天还跟朋友炫耀「我现在会拆电脑清灰」——其实我上次清灰只是用棉签擦了擦风扇表面,根本没敢拆后盖。

这种体验像极了小时候学骑自行车:刚能歪歪扭扭骑十米,就觉得自己会漂移;等真遇到上坡或者石子路,才发现连刹车都捏不稳。电脑盲的「自我觉醒」往往始于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,却容易忽略:知道「按哪个键」和「为什么按这个键」之间,隔着十万八千里的知识壁垒;能处理「已知故障」和「应对未知问题」之间,差的是系统的底层逻辑认知。

现在我依然会帮朋友解决电脑问题,但多了份「可能下一秒就露馅」的清醒。毕竟,真正的「非电脑盲」不会急着证明自己「不盲」,而是坦然承认:在这个每天都有新技术冒头的领域里,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「半盲者」——只不过有人摸得更久,石头认得更准罢了。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