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见过最有远见的人,不是能算准明天股价的“预言家”,而是十年前在小区门口开粮油店时,就蹲在地上数大爷大妈提菜篮子次数的老张。
2013年,O2O最火的时候,满大街都是“下载APP减20”的外卖小哥,他却在店里装了台破电脑,让顾客扫码填“常买的菜”和“做饭时间”。当时我们笑他“放着现成的钱不赚,搞什么数据”,他蹲在装小米的麻袋上擦眼镜:“现在大家图便宜点外卖,可你见过哪家老人天天吃快餐?等这批年轻人结婚生娃,谁不得自己做饭?到时候他们要的不是便宜,是新鲜、是省心。”
后来社区团购爆发,别人忙着抢团长、打价格战,他早把当年收集的“买菜时间表”变成了冷链车的配送路线——早上6点送上班族要的净菜,下午4点送接娃老人要的半成品,连包装上都印着“30分钟能做好的三菜一汤”。现在他的店成了片区“家庭厨房中枢”,连生鲜电商都来找他谈合作。
有次他喝多了说:“远见哪是看天,是弯腰。你得蹲下来,看那些被风刮跑的塑料袋最后落在哪,看老太太挑土豆时摸了几次芽眼,看小夫妻买排骨时偷偷看价签的眼神。这些东西不会骗人,等风来了,它们就是你的帆。”
现在我明白,真正有远见的人,从不在“未来会怎样”上赌大小,而是把“现在正在发生什么”刻进骨头里。他们的眼睛不是望向远方,而是始终盯着脚边——那些被大多数人踩过去的细节,终将在时间里长成路标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